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做客中南讲堂阐述“佛教与人生”
2015年6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中国佛学泰斗、中国哲学史家楼宇烈先生莅临中南大学“中南讲堂·人文论坛”,在升华前楼101报告厅开讲“佛教与人生”。本次讲座由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国学研究中心协办。中南大学哲学系吕锡琛教授主持讲座。
楼宇烈教授首先嘉许了中南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开设国学中心、推广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随后,他从“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谈起,简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释道三家的主要观点,提出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使人“看得开”,而佛家则令人“放得下”。接着,楼宇烈教授从佛教的起源切入,介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体验到生老病死等“八苦”而决意出家修行,领悟到苦、集、灭、道“四谛”,进而剖析“苦”的来源为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贪、嗔、痴“三毒”,对治的方法则为戒、定、慧“三学”。他指出,佛教将人生痛苦的根源概括为“执我为本放不下”、“执取名相看不破”,并结合佛教史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其中涉及的“空”、“无常”、“无我”、“缘起”等概念,纠正大众对于这些概念常见的误读。随后,楼宇烈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佛教修行不同果位的境界,指出佛教的宗旨是令人不断自我提升,最终解脱和超越轮回,尤其是大乘菩萨强调“奉献人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最后,楼教授以“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勉励在座诸位学子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自利利他,觉悟自在。
来自校内外100余人聆听了楼宇烈教授的精彩讲座。学子们表示,楼教授的讲座无异于一盘“智慧的盛宴”,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先生将佛教的主要核心概念娓娓道来,对佛理的阐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对人生的开示也如春风化雨、智慧平和,令大家得以一览佛法之精要,并对如何止息内心烦恼,提升生命品质极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