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背景图

学校第五届科学技术大会开幕

2019年05月10日 08:54  点击:[]

 

201959上午,中南大学第五届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在科教大楼国际报告厅举行。

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应邀出席。校领导田红旗、胡岳华、陈春阳、周科朝、朱学红、郭学益、黄健陵,院士金展鹏、何继善、夏家辉、邱冠周、桂卫华,各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及附属医院书记、院长、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科研办主任),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或智库)负责人,国家奖获奖者代表、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科协主席、副主席、校青年科协主席、副主席和其他人员共计400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常务副校长胡岳华主持。

校长田红旗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自2011年学校第四届科学技术大会以来,学校科研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体科研人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学校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学校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ESI世界前1%的学科由2011年的4个增加到16个,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1‰。形成了深耕行业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多学科融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特色发展之路。

田红旗强调,一所一流的大学,除了有嵌入人类知识宝库的成果,还应该做到:国家有所呼,我们马上就能响应;国家有所需,马上就能想到我们;国家有任务,马上就能交给我们。中南大学能否在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越来越多科技领域的全球领跑者,将决定中南能否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将衡量中南担当国家使命的能力!她要求全体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一要找准科研方向。要保持和弘扬特色,巩固已有科研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坚持源头自主创新;瞄准国际前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谋划若干重大科研方向,聚集建设一批高水平团队。二要超前谋划。一定要超前布局、超前对接、超前响应,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三要落到实处。每位科研人员、每个团队,每个学院,都要规划好科研方向,找准突破点,把科研工作落到实处。管理部门要多听意见,集思广益,在科技大会后尽快出台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能力评价等办法,把科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副校长周科朝做大会工作报告。他表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第四届科技大会以来工作成绩,研判新形势,明确新要求,全面启动《中南大学“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2035战略先导方向》研究制定工作,瞄准科技基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支撑“双一流”建设。

周科朝首先回顾了八年以来学校的科研工作。学校一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紧扣科技创新前沿,发挥学科优势特色,坚持“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揽大项目、产生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科技创新模式。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去的系列突破,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八年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7个,“111”引智基地5个; 2家智库入围中国智库索引高校智库百强榜单;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并获滚动支持,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33项、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设备专项1项、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22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和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3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8项,其中一等奖(特等奖)8项,特别是2018年获国家科技奖10项,其中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排到全国第8位,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分析我校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时,周科朝表示: 2019年是“十三五”即将收官之年,也是国家下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全面启动的一年。学校的改革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从整个科研发展环境看,提升高等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是时代急需,祖国急需,人民急需。其次,提升科研战略谋划能力是学校生存之需,发展之需,荣誉之需。第三,聚焦前沿夯实基础是学校履行使命,服务行业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变革之需,转型之需,引领之需。第四,破除制度藩篱优化创新生态,是学校卓越人才成长之需,科研活力释放之需,璀璨成果产出之需。

周科朝坦承,当前我校科研工作存在着大平台建设、大团队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实体机构建设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与挑战,制约了我们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影响了承揽大项目的能力,造成学校科研经费总量增长缓慢。周科朝提出,下阶段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全球科技创新新态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种能力,快速实现由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转型。学校将从加强党对新时代学校科技工作的全面引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大力推进基于质量、贡献和绩效的科研管理改革;实施基础研究提升计划;实施应用研究振兴计划;打造服务国家战略行动的特色品牌;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八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有关工作。

周科朝要求与会代表及全校科研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继续弘扬“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的科技理念,推动学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后,副校长朱学红宣读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开幕式后,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以“科技创新与双一流建设” 为题向与会代表做了专题报告。

雷朝滋从科技创新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新时代高校科技发展新使命、新时代高校科技发展新举措等三个方面畅谈了双一流与科研的关系。他指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是一流大学的显著特征,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也是一流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雷朝滋从国运所系、大势所趋、教育所需、能力所致四个维度介绍了新时代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新使命。他强调要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发展动力、完善激励手段、创新管理模式,以此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内涵发展。针对近期高校科技工作主要思路,他强调抓好“珠峰计划”和“人工智能”、“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行动落实的重要性,要求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要从“三纵一横一面”等五个方面来着力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培育“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围绕着关键领域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组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一批关键领域重点学科、打造开放创新的战略平台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他最后借用热门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台词强调:“措施千万条,落实第一条。落实不到位,脸上两行泪。”

本次科学技术大会将为期五天,会议将组织与会代表围绕着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战略先导方向、科研组织管理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一流智库建设等多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同时,本次大会还安排了医工结合、X+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理科发展、资源与环境、土木交通和“X+安全”文工医交叉等多个专题学术论坛;以及2011年以来学校科技成果展、中南大学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公司入驻科技园签约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示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大会闭幕式将于513日下午举行。

 

上一条:2019年“中国航天日”科普专场进中南 下一条:学校举办科研发展论坛 谋划新的增长支撑